时间:2021-06-24 点击: 次 来源:不详 作者:佚名 - 小 + 大
原标题:反外国制裁法出台对中国扩大开放意味着什么? 中新社北京6月11日电 (记者 李晓喻)反外国制裁法10日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。北京学者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称,此举有助于管控外部风险,助力高水平开放。 根据此法,外国国家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,以各种借口或者依据其本国法律对中国进行遏制、打压,对中国公民、组织采取歧视性限制措施,干涉中国内政的,中国有权采取相应反制措施。这些反制措施包括不予签发签证、不准入境、注销签证或驱逐出境,查封、扣押、冻结在中国境内的动产、不动产和其他各类财产等。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霍政欣表示,反外国制裁法出台的一个重要背景,是近期美国等西方国家利用涉疆、涉港等各种借口,对中国进行造谣污蔑和遏制打压,特别是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,依据其本国法律对中国实施所谓“制裁”。中国立此法的宗旨和目的是维护本国国家主权、尊严和国家利益,也是捍卫国际法的体现。 中国社科院国际法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庆明也称,部分国家动辄将经贸问题政治化,并对中国实施所谓“制裁”,不仅是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,也妨碍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有效运转,不利于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。“通过此法并不意味着中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有变化,外国投资者正常来华投资与贸易不会受到影响。”霍政欣说。 他表示,提高防范外部风险、维护国家利益的能力,是深入开放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基础。中国此番通过反外国制裁法,并非针对一般市场主体,而是剑指部分国家侵害中国国家利益的行径。这不仅不会影响中外企业进行正常经贸合作,还有利于从法律层面管控开放过程中的外部风险,为中国扩大开放保驾护航。 近年来,从全面实施外国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,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,到持续压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,建设海南自贸港,再到率先完成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》(RCEP)核准程序,积极考虑加入《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》(CPTPP),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一直步履不停。 这些开放行动已赢得投资者“用脚投票”。去年疫情之下,中国首次成为全球最大外资流入国,今年吸收外资继续保持高增长。 据官方数据,今年前4个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大增38.6%,比2019年同期增长30.1%。同期,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4533家,同比增长50.2%,较2019年同期增长11.5%。 凭借持续扩大开放和经济成功复苏,中国正成为越来越多企业抵御疫情冲击的“避风港”。中国欧盟商会近日公布的年度调查报告显示,欧洲公司中有近60%计划在2021年扩大其中国业务,高于去年的51%。 分析人士预计,在后疫情时代世界经济复苏不稳定、不平衡,国际引资竞争日益激烈背景下,今后中国将以更大力度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,改善营商环境,保护外企合法权益。 在这方面,官方已经释放明确信号。中国商务部日前表示,下一步将加强与外资企业和外国商会的沟通交流,及时解决外资企业反映的困难问题,为外资企业提供更好服务保障。此外,还将进一步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,推动服务业有序开放,为各国企业创造更多的合作机遇。(完) |